对她来说,《木兰辞》不止是一首诗歌!

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”这是中国北朝时期《木兰辞》的头两句,描绘的是木兰女扮男装,代父从军,征战沙场,凯旋回朝,建功受封,辞官还家的故事,充满传奇色彩。

broken image

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感染了许多人,而在2019年首届新少年国际艺术节-新教育诗会展演项目中,来自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闫瀛心凭借朗诵作品《木兰辞》获得表演奖,对于十一岁的闫瀛心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歌,更是一种力量,激励着每个女孩。

希望这种力量可以传递给2021博鳌少儿美育论坛暨新少年国际艺术节的同学们。

broken image

 

巾帼不让须眉,忠孝两全令人动容

可以说,每一首诗歌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者,通过朗诵的形式将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,更是锦上添花,闫瀛心就是在朗诵的过程中,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伟大之处,令她十分动容。

broken image

说起和这首作品的缘分,闫瀛心告诉我们,她是在语文课上学习到了这篇课文,她被花木兰忠孝两全的精神所打动,从而决定选择这首作品参加了比赛。

克服困难,便能收获更大的能量

要知道,朗诵不仅仅是把诗歌的原文朗读出来,同时要将其中的故事和情感通过肢体动作、表情以及音乐的配合展现在舞台上,这对于闫瀛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
broken image

尽管在练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,但她依然没有放弃,就像花木兰一样,不断地重复训练,不断地提升自己,老师和父母也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和帮助,从而在舞台上释放出最大的能量。

丰富多样的社团,让艺术氛围感染每个人

除了诗歌,闫瀛心还喜欢舞蹈,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,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开设了很多的社团,每位学生都可以参加,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。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闫瀛心的指导老师黄芳告诉我们,在每个社团不仅有任课老师来指导,还会聘请来自苏州工艺美院的一些大学生,他们都更加的专业,能给到孩子们更加全面、有针对性的指导。

正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,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孩子们才能有机会发觉自身更多的可能性,感受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。

就像这首《木兰辞》一样,诗歌的魅力也远远不止如此,生活有诗,就有远方;心中有诗,才情飞扬。“胸藏文墨怀若谷,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,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,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,从《诗经》到《楚辞》,从唐诗到宋词,字字珠玑,笔笔生花,卷卷永恒!

broken image